肖滋洪:深圳地铁列车运维技术的创新与实践(上)

更新时间:2020-12-09

近日,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车辆中心安全技术部经理肖滋洪在2020(第四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运维大会上发表《深圳地铁列车运维技术的创新与实践》主题演讲。我们将此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仅供轨道交通维保人员学习。



自2004年深圳地铁第一条线路开通以来,运行至今,实实在在给居民生活和城市面貌,带来了相当大的改变。如地铁准点快捷,乘客出行有了保障。深圳地铁还缩短了各区的距离,促进深圳特区的一体化发展。预测到2025年,深圳市公共交通占客运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5%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45%以上。

深圳地铁列车运维技术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助力。“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强国、交通强国、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先行示范区,在“双区驱动”下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深圳轨道交通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

此外,云、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深圳地铁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2030年,深圳地铁将实现:

1. 两个“1000公里”:国铁、城铁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

2. 完成投资超过6000亿元;

3. 线网密度达0.66km/km2,实现全国最高。

目前,深圳地铁已形成网络化运营规模、出行分担率历史最高,但面临着运营压力日益增大,对客运服务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的问题。而随着地铁车辆配置的增加,车辆维保规模越来越大,维修成本压力逐年攀升,可持续健康发展需求日益迫切。基于此,深圳地铁集团提出“5个1”数字化转型愿景。“5个1”即:安全一张网、建设一张图、通行一张表、服务一条线、管理一块屏。



深圳地铁以“数智赋能卓越运营,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为目标,践行以乘客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利用数智科技重构运营体系,整体布局深铁运营智慧地铁功能架构。

在车辆运维方面,深圳地铁坚持以乘客为中心推动科技兴安,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建设智能维保体系,推动数字化精准修,达到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美丽地铁”和“平安地铁”提升客服质量,通过车辆智慧运维系统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体系构建智能维保体系。

比如,深圳地铁打破专业技术壁垒,利用车辆载荷信号计算载荷数据,通过列车TCMS系统传输至地面PIS系统中心,在站台实时显示下一趟到站列车各车厢的载客拥挤程度,引导乘客到相对宽松的车厢候车,从而均衡列车载客量,大大减少了乘客拥挤,提升了乘客出行舒适度和质量。

自2010年以来,深圳地铁以解决“无法动车”问题为出发点,研究推进列车实时以太网、备用模式、LUC技术应用,创新提出列车“全冗余”设计理念,提升控制系统可靠性,为地铁列车安全运营提供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列车牵引制动控制“全冗余”技术方案是行业首创,是指全面搭建列车牵引制动控制“全冗余”以及完全独立的降级模式方案,通过网路通信冗余,LUC硬件架构冗余以及配套电路设计冗余,搭建一套全面的冗余控制系统,实现范围全覆盖、信号全覆盖、节点全覆盖,保证单点故障不影响列车控制功能,全面解决“无法动车”引起的救援痛点问题。

除此之外,车辆故障自动处理技术,能够对车辆关键运行数据全方位监控,为故障智能处理提供诊断依据,同时预设故障应急处理模型和程序,将故障识别、判断、处置等全流程处置工作交由系统本身来完成,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空开自动复位、旁路功能自动激动、子系统自动软重启和列车自动重启等功能。


素材来源:轨道运维